一盏油灯,一方砚台,见证了毛泽东同志撰写《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》《井冈山的斗争》两篇著作时奋笔疾书的身影。一根写了“朱德扁担,不准乱拿”八个大字的扁担,浸透了当年朱德在井冈山挑粮时的汗水……
井冈山深厚的红色底蕴,让红色旅游绽放魅力。
连日来,一批又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置身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,看着一件件历史文物,让他们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井冈山斗争时期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。
今年是建党95周年,又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,前来井冈山开展红色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。“七一”前后,全国各地红色出游不断升温。各大在线旅行社发布的2016红色旅游报告显示,井冈山再次成为全国十大最热门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之一。记者获悉,9月份,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“中国十大精品旅游线路”评选活动启动。全国共有30条精品旅游线路候选,涉及江西省景区景点的有5条旅游线路。其中,“红军长征精品旅游线路”途经井冈山景区。
此外,为庆祝建党95周年,由人民日报社、中央党史研究室、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共同主办的“我最向往的党史纪念地”评选活动7月份揭晓,井冈山红色旅游景区成功入选。
井冈山红色旅游的魅力,在2016年这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里,华美绽放。
近日,在井冈山茨坪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,来自革命老区的民间老艺人,手把手地教培训班的学员编“红军草鞋”。学员们一边听当年红军编草鞋、穿草鞋的故事,一边认真学习草鞋编织工艺。
国庆期间,井冈山日暖枫红,丹桂飘香。在毛泽东同志旧居、黄洋界保卫战遗址、荆竹山“三大纪律”颁布地、小井红军烈士墓……游客瞻仰革命旧居旧址、缅怀革命先烈,传承红色基因,感受井冈山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,追寻井冈山斗争时期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。据统计,10月1日至7日,井冈山景区共接待游客42.61万人次,同比增长1.5%。
学员在茅坪八角楼开展红色培训。
井冈山拥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遗址100多处,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博物馆。依托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,在传承红色文化内涵的同时,井冈山从内容、形式、体验等方面创新,提升红色旅游体验的品质。他们将红色旅游与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,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,增强红色教育的感染力与影响力。
近年来,井冈山推出以“吃一顿红米饭、唱一首红军歌、走一趟红军路、读一本红军书、听一堂传统课、扫一次红军墓”“六个一”为主要内容的红色培训。这种集体验式、参与式、互动式为一体,内容鲜活、形式多样的红色培训“井冈模式”,将历史事件、红军战争、红军生活情景有机融入,使学员在红色培训中学习党史、熏陶理想、锤炼品格。
广东游客胡先生是第二次来井冈山。他说:“井冈山是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,这里的旧居旧址留下了许多革命先辈感人的斗争故事。这次国庆小长假带着妻子、女儿来这里走走,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,觉得十分有意义。”
湖南游客刘女士和丈夫带着父母、小孩一块来井冈山。他们说:“井冈山红色历史文化深厚,自然生态环境优美,山好水好人更好,真是不虚此行。”
红色旅游是一面镜子,是一所学校,是“瞻仰一次圣地、净化一次灵魂”的心灵之旅,是“挖掘一种内涵、铸就一种精神”的文化之旅。红色旅游具有感人肺腑、催人向上的伟大力量,具有超越时空、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。看一眼井冈翠竹、听一首《十送红军》、看一场大型实景演出《井冈山》……在感悟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中追思历史、净化心灵,这正是井冈山红色旅游的魅力所在。
请输入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