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江西省政府批准,江西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。红色旅游助推老区脱贫攻坚,在井冈山迈出了坚实的步伐,谱写了崭新的篇章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发出铿锵有力的号召:“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,咬定目标、苦干实干,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,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。”举国上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,齐心协力,在共同迈向全面小康的征程上,砥砺奋进、奋勇前行。
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,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,古有“郴衡湘赣之交,千里罗霄之腹”之称。境内有100多处革命旧址遗迹,是一座“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”和“红色课堂”。井冈山的红,红在井冈山道路,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,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井冈山开辟了“农村包围城市,武装夺取政权”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;井冈山的红,红在烈士的鲜血,2年零4个月的井冈山斗争,牺牲的烈士就达4.8万名之多,有名有姓的只有15744人,其他的都是没名没姓,连名字都找不到。什么概念呢?就是算下来2年零4个月,850天左右,平均每天牺牲56个人,井冈山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;井冈山的红,红在井冈山精神,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2月视察井冈山时要求我们弘扬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:“坚定执着追理想,实事求是闯新路,艰苦奋斗攻难关,依靠群众求胜利。”
2004年,中央号召发展红色旅游以来,井冈山在上级党委、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国家、省等相关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,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发展红色旅游的指示精神,严格按照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,充分发挥“红色吸引人、精神感染人、绿色留住人”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,围绕以“红色摇篮,生态井冈,精神家园”为主题的多彩井冈山旅游品牌,不断创新红色旅游产品,完善景区基础设施,强化旅游行业管理,拓展旅游客源市场,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,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。
依托资源,深挖内涵,着力打造多元化、复合型旅游产品体系
一是开发红色旅游产品。对革命旧址遗迹全部进行了修缮,在革命旧居旧址实施“情景再现”工程,在井冈山主要公路实施红军故乡情景再现工程,利用声、光、电等高科技手段,打造井冈山斗争全景画馆、《黄洋界保卫战》3D电影、红色音乐电影《井冈恋歌》等产品。尤其是投入1.2亿元、倾力打造的大型实景演出《井冈山》,运用高科技手段和现代艺术表现手法,再现井冈山斗争的那段峥嵘岁月,延长了游客在景区的逗留时间,丰富了旅游内涵,极大增强了红色旅游的震撼力和冲击力,深受市场和群众的好评。
二是开发绿色旅游产品。投资1.8亿元,开发建设了杜鹃山景区;引资近6000万元建设了杜鹃山、领袖峰、荆竹山等景区,对龙潭、水口、主峰等绿色景区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,建设了菖蒲金葡萄园等一批农业观光项目,并形成了菖蒲、茅坪、白银湖、草坪、大小五井等一批环境整洁、景观优美的旅游文化村和生态民俗村,使井冈山旅游产品更加丰富,红色旅游更加丰满。同时,开发建设了井冈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并举办山地自行车邀请赛,推进了中岭国际温泉假日酒店、温泉国际大酒店、仙口热水洲生态休闲旅游等项目建设,全面启动了罗浮片区综合开发,努力增加生态、休闲、度假、农业观光等元素在整个井冈山旅游中的比重。
三是带动关联旅游产品发展。借助红色旅游发展带动文化演艺、农家乐、土特产、红色旅游纪念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。同时,为进一步提升红色旅游辐射力和带动力,在地域上以井冈山红色旅游区为中心,创造性地启动并推进井冈山与周边县永新、遂川红色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,有效支撑了红色旅游业发展,为增强井冈山旅游发展后劲不断注入新的活力。
请输入验证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