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感动】援鄂日记

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“疫”

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逆行

就在全国同心抗“疫”的日子里

有一份沉甸甸的“逆行日记”

感动人们,鼓舞人心


1月27日

吉安首批驰援医疗队

共12名医务工作者集结出征湖北 

第一时间在定点的武汉市第五医院投入战斗

此后的日子里他们的一举一动

牵动着吉安人民的心


作为吉安首批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

来自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

重症监护室主管护师王馥君

用日记记录下援鄂工作

展现医者的担当

王馥君出征前合影、培训穿防护衣

1月26日

周日


我没有想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展这么快。

早上一上班,就接到省、市卫健委关于紧急支援武汉的通知。我快步找到护士长,“护士长,你身体不好,我去。我是ICU专科护士,我肯定要去”疫情紧急,从接到通知到紧急集合,短短几个小时,匆忙准备行装,待命出发。老公、爸妈知道我要去武汉的消息,已经是傍晚了。他们都背着我偷偷地流下了眼泪,心里是一万个舍不得。他们千叮咛万嘱咐,让我小心!谨慎!千万要保护好自己!家里的事情有他们,让我不要担心。可爱的女儿紧紧地抱住我的脖子说:“妈妈,你要去哪里”我说:“有一个坏蛋在欺负爷爷、奶奶,还有叔叔、阿姨。妈妈要去打它们。”女儿说:“坏蛋好厉害,妈妈你要小心呀”该走了,耳朵边传来一遍又一遍:“小心呀,千万要照顾好自己”......这时,我眼泪不知怎么就刷刷地流下来。

再见!妈妈,再见!妈妈。军号已吹响,钢枪已擦亮,行装已备好,部队要出发。您不要悄悄流泪,您不要把儿牵挂。当我从战场上凯旋归来,再来看望亲爱的妈妈......

1月28日

周二


今天是来到武汉的第二天。

带着市委、市政府,市卫健委、医院领导的嘱托与大家的祝福,我们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一行3人踏上了逆袭的旅程。一下飞机,我们就被机场大巴直接送到了指定地点,大家分组、分房间,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。虽然遇到了一点小困难,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工作人员的帮助,一切问题都解决了。今天一天都是在培训中度过的,上午国家级专家为我们进行了专业授课,下午我们自己的领队、老师、护士长为我们演示了整个进病房的流程和出病房的流程,大家聚集在一起不停的练着,一遍又一遍。宿舍的女战友们都在剪头发,怕头发太长了容易被污染,我也做了一回托尼老师,然后被吐槽了半天,我只能硬着头皮说:“好啦没事啦,这段时间又没有帅哥看你,等回去的时候头发就长出来了,又是美美的呢”其实心里还是蛮舍不得的,都是花样年华,哪个女子不爱美。

好了,今天就到这吧,明天还要早起继续练习。加油!加油!加油!!!明天可能就要下病房了,心情紧张又兴奋,我要不断地告诉自己加油,做好防护保护自己,保护别人。 

夜深了,一切又归于宁静,睡不着。老公、爸妈、我亲爱的女儿,我想你们了........

如果说日记中的细腻话语

透露了这些医务工作者的柔软与温情

那这场战“疫”的“残酷”却让他们穿上盔甲

变得刚强有力!


让我们继续在“连线”中感动

1月29日
记者连线吉安市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队长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袁水生

他们于28日开始在病区进行忙碌的工作


上下滑动查看


记者:现在武汉当地的医务人员的状况怎么样?

袁水生:武汉一线的医务人员都非常辛苦,每个医护人员都要穿着很闷的工作服,上厕所都不方便,有的时候水都不敢多喝,而且,工作量很大,所以这里还需要很多一线工作人员来支援。目前,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都赶过来了,当地医院人员的工作压力就会小一些。现在市中心人民医院已经召集了第二批、第三批医疗队员。

记者:为什么会主动请缨到疫情最严重的前线去呢?

袁水生:因为从春节前开始,我看到疫情不断加重,武汉的医护人员在用生命和疫情做殊死搏斗,作为一名青年党员,又是一名呼吸科的医生,我义不容辞想和他们并肩作战,所以我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战书,向医院申请奔赴武汉抗击疫情。

记者:那你这次义无反顾的冲到疫情最前线,大家是如何支持你的呢?

袁水生:自我市援鄂医疗队成立以来,得到了市委、市政府以及家乡人民各式各样的关心和祝福。感谢家乡人民的牵挂,感谢家人的支持,特别感谢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慰问和温暖以及对家人的关爱。同时,我还要感谢我妻子的支持,昨天是她的生日,我都没来得及陪她过。

记者:有什么话想对家乡人民说的?

袁水生:请家乡人民放心,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,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,展现我们吉安医疗工作者的良好作风。


所以,哪有什么岁月静好
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

疫情虽然可怕

但有了这么多恪尽职守的医护工作者

我们一定会完美地战胜这次疫情

请一定要平安归来!




评论一下
评论 0人参与,0条评论
还没有评论,快来抢沙发吧!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
已有0人参与,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